“如果迪士尼真心想要在游戏业取得成功,它一定是能做到的。但是,如果你的关注点是资本,那投入到漫威游戏里的钱肯定能获得高于普通原创作品的回报。他们只是在做出理性的选择而已。”霍珀说。
鲍勃·依格再一次把自由交回迪士尼互动手里。
“我们又拥有了某种程度上的特权。”霍珀说。
《玩具总动员3》是皮克斯第一个没有给THQ提供预授权的作品。迪士尼互动希望开发它的游戏版。迪士尼没有选择闭门造车,在鲍勃·依格的坚持下,皮克斯和THQ为游戏贡献了创意。
迪士尼互动和Avalanche Software提出的创意是,所有角色会在一个玩具箱里互相玩耍。这正是日后《迪士尼无限》的最初构思。
即使《王国之心》大获成功,迪士尼互动还是缺乏亮眼的产品。它发现自己处于迪士尼其他强大部门的包围中,并失去了消费者产品部门的庇护。
■ 宿命2008年,迪士尼互动的增长态势十分迅猛,他们已经不是缩在消费者产品部后面的小弟了。瓦尔特·迪士尼互联网集团推出了像《ToonTown》这样的网络游戏。最终它和迪士尼互动合并,成立了迪士尼互动媒体集团(Disney Interactive Media Group,下文简称DIMG)。
“然而,我们是整个集团里最不赚钱的部门。”克雷格·雷立雅(Craig Relyea)说。他于2007年至2014年期间担任DIMG的高级副总裁,负责全球市场营销。
2009年,随着经济不景气,DIMG的作品表现越来越糟糕。整个游戏产业都在转型。Facebook上的页游越来越重要。迪士尼互动的更多资源转移到了移动游戏开发上。事实上,移动游戏的开发成本同主机游戏几乎持平。当霍珀接手迪士尼互动时,它在北美的游戏发行商中只排名第22位。2010年,它已经进入前十。迪士尼在这次转型中占据了先机。
然而,(可能出于某种奇怪的宿命),迪士尼互动又在发展态势大好的情况下更换了组织架构。
2010年,迪士尼收购了页游和手游开发商Playdom。同年十月,Playdom的约翰·普雷征(John Pleasants)和雅虎的詹姆斯·皮塔罗(James Pitaro)共同出任迪士尼互动联合总裁。
2014年,迪士尼互动裁掉了四分之一员工——700人。二月,迪士尼宣布詹姆斯·皮塔罗兼任消费者产品部和互动部总裁。
一切又回到了最初。
2010年至今,迪士尼逐步砍掉了所有主机工作室。Junction Point在2013年关闭。这个工作室总共只发行过两个游戏,,其中之一就是恶评如潮的《传奇米奇2:两人的力量》(Epic Mickey 2: The Power of Two)。
“《米奇2》和Junction Point的关闭没有直接关系,据我所知。”他们的创意总监瓦伦(Warren Spector)通过邮件表示,“迪士尼做出了《迪士尼无限》。这是一个平台,所以他们决定不再开发独立的主机游戏。”
瓦伦说:“很明显,外界对迪士尼的评价几乎始终在改变。Junction Point正是因为灵活多变的风格被迪士尼看中的。也许当时的我们看上去既昂贵又危险。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假如迪士尼事先和我们打招呼,我肯定愿意转型。
“如果《迪士尼无限》不是硬塞进来的项目,而是迪士尼互动自己愿意开发的,那这个游戏肯定会成功。”他补充说,在和《迪士尼无限》的开发人员共事过一段时间后,他感觉他们对这个游戏有“强烈的信仰”。
信仰不是万能的。Avalanche的内部发生了数次管理层变更。大家都隐隐有这种感觉:《迪士尼无限》不会活得太久。
“他们都是公司里有实权的人。即使是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拿《迪士尼无限》怎么办。
另一方面,迪士尼互动开始推进一些不像《迪士尼无限》这样高预算的手游。
万幸,《迪士尼无限》的开发成功完成。它成为游玩联动(toys-to-life)领域最成功的游戏之一。然而《无限3.0》最终歩了迪士尼历史上大多游戏的后尘。
■ 后来《迪士尼无限》系列依次发售了三款游戏:2013年的1.0版本,2014年的2.0版本和2015年的3.0版本。
今年五月,迪士尼宣布取消《迪士尼无限》产品线。迪士尼互动重新变成只授权、不制作的游戏公司。
《王国之心3》和《星球大战》的新作正在制作。其他授权项目也在稳步进行,其中包括Insomniac Games开发的新《蜘蛛侠》游戏。
对迪士尼30年的游戏开发史来说,2016年是很好的总结年。
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迪士尼公司突然打算制作游戏。在做出这个决定一年后,米老鼠就从银幕进入了游戏里。如果说我们能从迪士尼互动的历史中学到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假如迪士尼宣布他们正在远离游戏业,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