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文博时空/文 王子玥/文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 年)二月平定大小和卓之战的军队班师回朝,乾隆帝亲至良乡,迎接归来的兆惠、富德两位将军及众将士。大小和卓之战的结束使新疆天山南路一带复入中国版图,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彼时清王朝河清海晏,幅员辽阔,胜利的喜悦一直延续至八月的木兰秋狝。
木兰秋狝创建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 年,一说康熙二十年),其目的是“习劳肄武,外藩蒙古”,既锻炼八旗官兵骁勇善战的本领,不忘足本族骑射的传统习俗,又加强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威慑边疆。康熙年间共举行过 43 次秋狝,而雍正在位十三年未巡幸木兰,直到乾隆六年重拾这项活动。
清 郎世宁 《哨鹿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六年( 1741 年)弘历登基后举行木兰秋狝。本图中行走在队伍前列的骑着白马,佩带红锦撒袋的第三位就是乾隆皇帝,这一年他 30 岁。
在南疆复入和秋狝本意的双重影响下,乾隆二十五年的木兰秋狝格外盛大,乾隆命画家郎世宁记录下在承德避暑山庄筵宴的精彩表演,并御题诗四首,供后人纪念。
八月十八日乾隆皇帝一行人从圆明园出发正式开启木兰之行,这只浩浩荡荡的队伍,途径怀柔县、密云县等地,九月一日在卜克围场开启本年的秋狝大典。此后每天在不同的围场开展行围活动,初三举行哨鹿行围,初四、初五两天乾隆在哈里雅尔附近围猎时均捕获到老虎。初九来到平原辽阔的安巴究和洛昂阿大营举行秋狝大典中的野营宴会。
清 郎世宁 《乾隆皇帝刺虎图》 故宫博物院藏
开宴礼仪:赐饮茶与酒,共品湘黄羊
九月九日当天,由蒙古族的扎萨克即执政官负责准备宴会所需,六座蒙古包安扎完成,上至十余匹骆驼、鞍马、牛,下至百余只逞技马、羊具备。美酒八十一坛,佳肴二十七席,另有上百位表演者在远处热身练习。
清 郎世宁 《塞宴四事图》 故宫博物院藏
宴会开始,御道上举行献“九白”(白骆驼一只,白马八匹)仪式,乾隆皇帝从御营而出,来到行营南门月牙城的大毡庐。理藩院官员引导蒙古王公贵族跪迎。跪于两旁的有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 年)归附的杜尔柏特亲王车凌乌巴什及其他厄鲁特蒙古族上层,首次参与行围的回部郡王霍集斯及下属官员,另有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富察·傅恒等朝中大臣。待乾隆坐定后众人来到各自的位置上,其余人分列在帐殿外的蒙古包中。
《塞宴四事图》局部,乾隆皇帝观看比赛
《塞宴四事图》局部,前排跪坐左一为富察·傅恒
“平原择向圆幕张,酪酥乳酒湘黄羊。名王捧觞起上寿,较汉公卿礼数详。”(清·弘历《塞宴四事 其二·什榜》)宴会上所饮用的是乳茶与马奶酒,先由皇帝进茶,众位王公大臣皆起身叩礼,之后乾隆赐茶,众人再行叩礼,跪饮后入座。
接下来是进膳,宫人恭敬地将盛满蒙古贡酒的酒爵交给先前由皇帝指定的蒙古进爵人,今年这项殊荣给予喀喇沁郡王那特拉锡第。只见他手捧酒爵,来到御座前,恭敬地将酒爵交到皇帝手上,皇帝饮毕,那特拉锡第再次上前从皇帝手中接过酒爵,退后。乾隆又赏赐给那特拉锡第马奶酒,他跪饮完毕后向皇帝谢恩叩首,回到原来的位置。
开宴饮结束后乾隆赐宴蒙古、回部等人,今日菜肴充满异域风情,在宴会开始前就有蒙古庖厨在远处料理绵羯羊,取出内脏,热水祛毛,带皮烹饪,最后用小刀切割分食,由宫人端上餐桌,因保留羊肉原本的味道,称之为“白条”。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乳制品纷纷送到帝王大臣、后宫嫔妃的餐桌上。在美酒佳肴的烘托下,宴会的气氛逐渐升高,塞宴四事表演由此拉开帷幕。
《塞宴四事图》局部,庖厨在处理羊肉
诈马表演:万马奔腾,人声鼎沸
诈马是蒙古旧俗,即赛马表演,是塞宴四事中第一个表演项目。郎世宁在绘制《塞宴四事图》巧妙将四种表演放在同一幅画中,但画作画上未出现诈马节目,而是通过画面中央上方描绘的许多马匹和人物,表示诈马表演已经结束。为深刻感受这项表演的热闹与震撼,我们可从乾隆十九年于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蒙古首领时举行的骑术表演窥见一二。
清 郎世宁 《马术图》 故宫博物院藏
宴会前由蒙古贵族择选数百余马匹,在距离大营二十里外的地方整装待发,为了更轻装快捷,每匹马都要扎束马尾,去除马镫,由小童驾驭。“砰磕万雷忽落空,翩若惊鸿逸若龙”(清·弘历《塞宴四事 其一·诈马》)以连续传递的枪声作为出的发号令。枪响瞬间,只见数百余匹快马飞驰而出,马蹄阵阵响彻山间。骑术精湛的骑手可以仅手持缰绳在马上或倒立或站立,更有二人配合在疾驰的马上表演杂技。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骑者按照规定的路线你追我赶,最先到达大营的三十六名骑手得到了皇帝的赏赐,精彩的表演为此次宴会带来第一个高潮。
清 郎世宁 《马术图》 故宫博物院藏,马上倒立
清 郎世宁 《马术图》 故宫博物院藏,马上杂技
什榜伴宴:异域风情,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