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关键的数据处理能力,被业界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引来国内多地纷纷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布局。
大潮涌动下,中国(杭州)算力小镇,以政府主导推动下的“高校、研究院、人才、基金、项目”五位一体总体架构为发展保障,着力构建集算力研究院、算力高峰论坛、算力母基金、算力创新载体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集群。
2021年底,算力小镇在杭州临平区“南融”主阵地——临平新城诞生,是全国首个以“算力”命名、长三角唯一以“算力”为产业导向的特色小镇。
小镇落成于丰收湖畔,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一期启动区建筑规模46万平方米,由4幢产业楼宇、中央景观和周边市政组成。
瞄准“数字经济+硬科技”融合发展方向,小镇核心发展人工智能、算力芯片、大数据、量子信息等前沿科学技术,是东部算力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目标打造成为长三角算力产业应用终端枢纽。
目前,小镇一期启动区已入驻一批国内外领先的算力产业项目。其中不乏大量的国高、专精特新、省市两级研发中心、以及产学研一体的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
随着众多优质企业入驻,集聚效应逐渐显现,行业盛会在小镇接连开展,创新成果在小镇不断涌现。
今年上半年,杭州首个青年发展型示范小镇(园区)项目在算力小镇启动,“中国芯”长三角开源创新提质发展大会、“创客中国”首场复赛等赛事锁定算力小镇,临平区首个“硬核数字科技企业联盟”在算力小镇落地......就在前不久,中国首颗人工智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它来自算力小镇的一家明星企业。
丰收湖畔,算力小镇已然成长为万众瞩目的创新创业“传世65535”。
开园仅1年多,算力小镇何以瞩目?
虽然“年龄”不大,但算力小镇潜力十足,成长飞速。究其原因,是算力小镇有核心的“三驾马车”。
一是产业定位,瞄准了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即提升我国算力能力,借东风抢跑算力赛道,打造高能级平台。二是政策重视,临平新城通过税收政策、人才政策、企业帮扶、创业支持等举措,聚力为企业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第三,则是重视产业运营。开园后,受临平新城管委会委托,绿城科技产业集团的专业运营团队入驻了算力小镇,通过整体产业运营服务,让发展“硬科技”的小镇有了“软服务”的加持。
开园初期,为吸引企业落户,让入驻企业和人才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从而在小镇留下来、发展好,绿城产业为算力小镇量身定制了“企业护航计划”,从企业落户、人才引进、政策宣贯、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投融资上市等环节深度服务。
不少企业直言,在算力小镇“安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有细致入微的企业服务,让他们能安心专注核心业务,服务的需求找运营团队基本就能解决。
今年以来,结合入驻企业的实际情况,绿城产业建立了专门服务于科技企业的“梯度培育计划”,,与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形成培育合力,系统化、规范化、精准化地开展科技企业培育工作,给予小镇企业更清晰、更精准的规划建议和服务支持。
与此同时,人才服务也在协同发力,帮助小镇走好人才引培“先手棋”。
今年5月,绿城产业联动各方资源,在小镇举办了“算力人才节”。开展了智库建设、高峰论坛、科技沙龙、人才交流会、企业开放日等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活动。以“算力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金融投资”为主要方向,为小镇搭建了阵容强大的创业导师团队,与企业展开全方位合作互动;同时,特邀数字经济领域的创客代表、行业内国家级专业嘉宾,联动多所知名高校的学生代表等人才共聚算力小镇,实现了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另一方面,绿城产业一直非常重视小镇的品牌化运营,建设具有“算力”特色的小镇品牌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企业、人才关注小镇、走进小镇。
“内强”品牌建设,为小镇打造了“算力公开Kr”、“算力圆桌π”、“算力聚友AI”三大系列品牌活动。结合“护航主题服务月”,已累计开展了近100场活动,覆盖产业沙龙、投融资对接、政策申报、知识产权培训、产品案例分享、企业课堂等数十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