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因战争而生,因战争而存。诚如习主席所指出的:“军队建设各项工作,如果离开战斗力标准,就失去其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改革开放4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和平是改革和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毛主席说:“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这句话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军队是改革开放的坚强支持和保证。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对军人来说,看不见敌人是最大的危险。
☆解决军队能不能打胜仗的问题,首先是要把军队的一切工作都统到战斗力标准上来。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就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会挽雕弓如满月
■江永红
标题书法:汪德龙
军队因战争而生,因战争而存。诚如习主席所指出的:“军队建设各项工作,如果离开战斗力标准,就失去其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改革开放4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和平是改革和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毛主席说:“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这句话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军队是改革开放的坚强支持和保证。
实战是检验战斗力的唯一标准
参加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的部队,除了少数部队17年前在西藏边境打过仗外,其余部队自抗美援朝战争之后近30年未曾打仗。但是,当战争突然袭来的时候,我军官兵表现出可贵的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战斗意志,被人民誉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此战期间,全党正在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即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部队撤回后,进行“真理标准讨论补课”。对这个问题,参战官兵比没有参战的人更有发言权,因为子弹和鲜血已经告诉我们:实战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唯一标准。
凯旋官兵的背囊里,不只有耀眼的军功章,还有沉痛的教训。
——练兵没有针对性不行。战前缺乏针对性训练,而训练中的欠账在实战中是要用鲜血和生命来偿还的。
——不会指挥合成作战不行。当时的基层军官几乎清一色是由战士提干的,大多只会指挥单一兵种。有个步兵连长指挥冲锋受挫,请求上级炮火支援,上级问:“加强给你的炮兵、防化兵为啥不用?”他一拍脑袋说:“忘了!”
——不肃清“左”的影响不行。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部队受“左”的影响还比较严重。某团五连是军区树立的理论学习模范连,但训练成绩不行;七连训练成绩全团第一,却被戴着“单纯军事观点”的帽子。要打某高地,上面有人主张让五连打主攻,团里却坚持用七连。最后七连出色完成任务,被军区授予荣誉称号。像此类平时与战时拧着劲儿的地方很多。
对照实战这个检验战斗力的唯一标准,一场战争催生了一次改革。
首先是掀起了研究敌军的热潮。从1979年末至1980年,团以上均成立敌军研究室,连成立研究小组。红蓝对抗演习普遍开展,特别是在《解放军报》突出宣传原1军 “蓝军司令”王聚生的事迹后,全军形成一股“蓝军热”,不少司令员、军长、师长带头充当“蓝军司令”,初步扭转了以往演习一厢情愿的局面。空军当年建立的模拟蓝军分队一直保留至今,在对抗中磨练出许多王牌飞行员。
其次是进行了合成部队的试编试训,尤以原63军的合成营改革最为著名。这些研究和试验的成果,最终体现在1985年的精简整编中——撤销了军委和军区的炮兵、工程兵、装甲兵,成立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再次是在政治工作中肃清“左”的影响,恢复了政治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理念和光荣传统。
最危险的是看不见敌人
非常可惜的是,出现在自卫还击作战之后的战备训练大好局面,在一些人眼里很快就成了“昨夜星辰”,因为他们看不见敌人了。
改革开放之后,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之间对话与合作日益加强。西南边境的战火彻底熄灭后,“雷场放飞和平鸽”……于是乎,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依稀进入了一个“无假想敌时代”或曰“敌情空白期”。
1985年精简整编,裁军100万,战略上实现“两个转变”: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变为打局部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从临战准备状态转变为和平时期有计划的长远建设。这无疑是非常英明的。但战略转变被有的人误转到“和平建军”上来了,甚至有的部队领导虽然嘴上讲战备训练是中心,可实际上“一安全,二生产,三学习,四训练”。1988年“3·14”赤瓜礁海战,海军南海舰队官兵从外敌手中收复了赤瓜礁等礁凯旋时,没有人欢迎,没有媒体报道,让人每每想起不禁感慨万千。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激发了我军建设信息化军队的紧迫感,但也许因战火离得太远,许多人仍沉浸在“敌情空白期”的幻境中。但美国对中国接二连三的霸权主义行径(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1995年的“台海危机”、1999年美军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把许多人从“敌情空白期”的幻境中拉了出来,让我们认识到:世界格局已与改革开放之初迥异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对军人来说,看不见敌人是最大的危险。
在练兵备战上,上世纪90年代最重大的决策,当数1995年中央军委提出的简称“三个转变”的战略思想,即实现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宣布再裁军50万。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部分主战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由于郭伯雄、徐才厚在工作指导中特别是在干部使用上背离了战斗力标准,致使军事训练在低层次徘徊。
实战化水平有多高,战备质量就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