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西等地采访发现,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一些工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缓慢,有的园区标准厂房空置已久,缺乏企业进驻;有些企业厂房建了部分就丢空荒废;有些厂房建成投产后不久因为种种原因停产闲置。一些工业园区五年内产值降幅超三成。基层干部、专家指出,这些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当下急需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统一“体检”,从供给端着手改革,调整部分工业园区的发展结构,探索各要素的最优配置,改变部分工业园区的过度追求规模、盲目上马的现状,完善园区的管理和服务。
尴尬:筑好了巢却引不来凤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供求关系等方面影响,一些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在招商过程中遇到瓶颈,甚至出现筑好了巢却引不来凤的尴尬局面。
赵乃育/绘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是来宾市的唯一城区,工业企业以电力、铝加工、轻工等为主,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这些企业面临着巨大困难。兴宾区的三个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270多亿元,下降到2015年的180亿元左右,五年内降幅超三成,达到33.3%,园区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工业园A区和B区都是标准厂房集中区,记者近日在这里采访看到厂房空置现象严重,显得冷冷清清。在A区一栋挂有“成大农机装备厂”牌子的四层标准厂房内,设备和材料杂乱地摆放在地上,布满了灰尘。在另一栋挂有“三辰投资公司”牌子的标准厂房则是“人去楼空”。
A区的一名门卫介绍,园区内只有两三家企业在生产,员工不足200人,其他的厂房早已丢空,只是牌子还挂在上面。记者在B区看到,10栋标准厂房全部没有企业进驻的迹象,偌大的厂区竟然沦为“空城”。
来宾市兴宾区工管委副主任陈辉介绍,兴宾区工管委管理了包括兴宾区工业园在内的三个工业园区,共进驻企业140多家,5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利用率约为70%。其中兴宾区工业园A区和B区标准厂房总计约16万平方米,建成时间为2011年至2013年,光是厂房的建设费用就花了2.5亿元,还不包括土地、“三通一平”等费用。由于进驻企业不多,有的进驻后关门倒闭,上半年进驻企业产值预计还不到9000万元,利税不足500万。为了鼓励企业进驻,目前企业租用标准厂房的物业管理费用由政府承担,从2015年9月开始,租金也从每月每平方米8元降到5元。
在一些工业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由于配套设施配套不完善、竞争优势不明显,项目招商门槛相对较低。一些企业项目入园时把关不严,导致出现企业圈了地,项目却半途烂尾的情况。
马山县是广西区内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区,马山县经信局统计显示,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4家,工业总产值8.86亿元,排在南宁市所有县区的末尾。
在广西马山县苏博工业园区的广西绿球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记者看到这个占地95亩的项目早已停工,8栋厂房有的已完成整体框架,有的仅有地基,荒草丛生。“这个项目已投下去2000多万元,从2014年开始烂尾,原因是老板无力继续实施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走司法程序,把土地和厂房的问题处理好以后重新引进新的项目。”园区管委会一位干部说,与这里情况类似的还有一个项目,原本已投资500万元,可是建设一年后老板跑路。
苏博工业园区内最大的项目集新实业公司是广西水泥生产重点项目,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使得这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2013年5月该公司部分生产线建成,刚试生产两个月,即因为污染严重被环保部门叫停。
“目前公司负债3个亿,要完善环保设施,恢复生产预计还要投资8千万元,难度大得很。”公司董事长徐永富说。
在桂平市龙门陶瓷工业园,记者看到,数家陶瓷厂分布在公路两旁,很多土地仍然荒芜着。新权业陶瓷公司是园区最大的陶瓷厂,总经理严立文说,政府给厂区规划了1700亩土地,但现在市场销售情况十分低迷,陶瓷企业利润微薄,货物积压严重,原先规划建设的生产线也暂时无法动工。
位于桂平长安工业园区的巴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高峰时的酱油原料产量近10万吨,年产值3亿元,利税1500余万元。但从2014年开始,银行共抽贷1.4亿元,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产品无法按时交货,订单急剧下降。巴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负责人韦煜孟介绍,企业的三个工厂目前一个停产,另外两个属于半停产状态,订单从每月7000多吨下降到每月300多吨,工人数量从200多人变为现在的40多人。
广西清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副经理刘巧春说,公司主要从事玉柴的配套业务,为玉柴提供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但今年与2013年同期对比,订单量下降一半,流动资金十分紧张。“目前月产值700万元,是2013年一半左右,企业整体是亏损的,也是硬撑着。”
桂平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2013年至今,全市在库规上企业减少了13家,直接减少产值20亿元。实际停产半停产的规上企业近40家,冶金工业全面沦陷,糖业、陶瓷等大批企业陆续停产。
受阻:换人换项目 换人换思路
部分工业园区发展不太理想,与当前的经济环境、政府部门工作效能、地方领导发展思路以及企业自身问题等因素相关,总结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因规划调整等因素,部分工业园区“建不动”。马山县苏博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甘献乐说,按照园区原来的规划,“十二五”的目标产值是20亿元,但实际上只完成了3.83亿元,成效远未达到预期。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工业园的选址有缺陷,由于地处县城取水口的上游10公里处,属于水源保护地的保护范围,且园区内还没有污水处理场,一些有意向进驻的企业无法落户。
“当初选址不当造成了今天工作处于被动,原来的规划基本无法落实,只好重新对园区进行定位,原来想发展重工业,现在改为以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为主,导致目前发展滞后。”甘献乐说。
桂平市发改局副局长陈培凡说,2010年桂平市政府出资36万元做了一套工业区整体规划,但这个规划未能对城区发展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到2013年,桂平市西江船舶修造工业区的规划选址已被城区包围,这份规划只好作废,西江船舶修造工业园要在别处重新规划,延误了工业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