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的第一个故事中,宋慈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被害者到底是不是因火灾而亡?根据《洗冤集录》,可以通过检查尸体的嘴巴和鼻孔中是否有烟灰、手脚是否蜷缩来判断。向上追溯,这种判断方法在北宋出版的《疑狱集》中 " 张举烧猪 " 的案例中已经谈到了。《疑狱集》包含了一百多篇从汉朝到五代时期的案件,仅从文字来追踪的话,《疑狱集》中的《张举烧猪》实际上又是选自北宋的类书《太平御览》, 而《太平御览》中的《张举烧猪》又出自西晋官员张勃所写的关于东吴的历史书《吴录》。
这则《张举烧猪》案例中这位英明的句章县县令,可以说明一千八百年前的中国人在审判案件中就已经开始用动物实验得出的结果作为依据来判处罪犯,但这也远非中国法医的开端。宋慈之所以能够成为 " 世界法医学鼻祖 ",是站在诸多 " 法医 " 前辈们的肩膀上才取得的成果。
时代的回应
正如学者沈玮玮所言,"《洗冤集录》能成为世界上首部法医学著作,与宋代流行的类书编纂技术紧密相关 "。按照现有的定义," 类书 " 是 " 中国古代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工具书 "。我们熟悉的《永乐大典》也是类书,它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按门类、字韵排列——这一点也算是《洗冤集录》与《疑狱集》《折狱龟鉴》《棠阴比事》等司法类书籍非常明显的不同。
换成当时读书人的视角,类书更类似 " 科举辅导书 " 或者上岗后所用的工具书,想来这也是《洗冤集录》能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个时代的读书人都是要买辅导材料的,类书当年绝对不愁销路,此外,宋慈家乡的福建建阳作为南宋的出版重地,也为《洗冤集录》的出版发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一本法医专著,《洗冤集录》虽对后世影响极大,甚至传播到海外,但关于宋慈的介绍,《四库全书》中仅为 " 宋慈始末未详 ",此后清代陆心源《宋史翼》中的《宋慈传》也不过是刘克庄所写的《宋经略墓志铭》的翻版罢了。想来也是正常,与宋慈相比,还有太多司法同行及他们的著作都消失在漫长的历史中。《洗冤集录》序文中提到的《内恕录》现在已失传,可以查阅的宋代司法类案集不过只剩下《疑狱集》《折狱龟鉴》《棠阴比事》等书目,但《洗冤集录》中各个分类的具体内容实实在在是靠着这些书中的案例细节来支撑的。历史最后把功绩落到了宋慈身上,也算时代对历史上无数从事司法工作的 " 宋慈们 " 的一个迟来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