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款产品的作用不仅于此,它还是引流产品,有些人为了能吃上宜家的冰激凌,顺便逛一下宜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吃冰激凌,但在逛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消费的行为,答案是肯定的,看上一个小物件,觉得不错,价格还不贵,顺便就买了。
所以,宜家没有专门去做营销,只是推出了一款产品,不仅吸引了用户前来购物,还会被用户口口相传,被媒体争相报道,这就是产品式营销。
对于宜家来说,由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大多数产品都可以用来做“营销”,前文讲到的马克杯也是这样的产品。
05、无处不在的用户体验
对于家居类产品来说,情景式门店已经成为常态,就比如装修门店,会将水电改造实际效果做出来,可以让顾客一眼看到改造后的样子,再比如地面瓷砖,会铺在地面上,让你可以踩上去感受,色彩款式喜不喜欢。
但这些门店基本都是100平米为主,只能展现局部,宜家的厉害之处是,在很早之前,就能在几千平米甚至6万平米的地方做好这些。
从走进“迷宫”式的宜家开始,就如同走进了家里,每件产品都有其特定的摆放位置,沙发摆在这里好不好看,坐上去舒不舒服,随时可以体验,床舒不舒服,可以上去睡一觉感受一下。
宜家对于不同的产品,会设计不同的场景,就比如厨房,会做出多个大小不一的厨房,用户可以一眼看出来,自己家里的厨房适合什么样的产品,这种感受是很真实的,不像其他门店样板间都是最高规格做出来的,最后适不适合自己家只有买回来才能知道。
除此之外,宜家的用户体验无处不在,在细节上体验很多,就比如宜家的餐厅很出名,同样也是物美价廉,你点了一份瑞典肉丸,坐在餐厅的沙发上吃饭,坐在沙发上半个小时,觉得沙发很满意,顺便买了沙发回去。
有媒体报道,有用户在宜家买了一件家具,送货到家安装时才发现,少了一个零件,宜家查询后发现这个零件已经不再生产,就派人上门退货。
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小,但是让用户在购物的过程中很舒适。
结语:
从前期的用户调研,到产品设计,再到用户购买的过程,宜家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让不同的用户都能感受到宜家产品的美好。
极度节俭会为员工下班忘记关灯而大发雷霆,但为博得贵客欢心却又不惜一掷千金。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正是用这种严谨却又不吝啬的态度打造了宜家文化,靠着这种文化缔造了一个家居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