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属肉食性鱼类,目前各地在养殖中投喂的饲料仍然以冰鲜幼杂鱼为主,同时结合投喂部分配合饲料。在广东,苗种阶段转食后先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达到100g/尾规格左右后,逐渐改喂回冰鲜幼杂鱼。也有少部分传统池塘养殖户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及与河蟹混养模式都是投喂配合饲料。
浙江省2016年先于全国在全省启动了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工作。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在广东、江苏、浙江和四川大多数养殖场已开始采用配合饲料养殖加州鲈,全程采用配合饲料养成技术上已没有问题,在珠江三角洲生产和推广加州鲈饲料的企业就有30多家,饲料销量在4万吨左右。
3、病害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加州鲈养殖病害问题也越来越显现。现在加州鲈发病的时间越来越长,治疗成本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第一年养殖的新塘养殖效果较优,第二年易出现病害。加州鲈病害主要是三类:
1、虫害:有车轮虫、杯体虫、斜管虫(季节性出现)、孢子虫等;
2、细菌性疾病:有烂鳃、肠炎、疖疮、溃疡(烂身)等;
3、病毒性疾病:如虹彩病毒病。
最近两年烂身病和孢子虫害常常并发,难治疗,一般每天每口池塘会有十几尾鱼死亡,如果连续几天出现上百尾的死亡,养殖户一般就会选择卖鱼清塘了。今年普遍反映,一是在鱼苗转食阶段病害(“白身病”)死亡较严重;二是池塘养殖阶段,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加州鲈养殖区,很多池塘50——150克/尾的加州鲈死亡严重,每天死亡一两百尾的池塘很常见,病鱼组织样品PCR检测到虹彩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
商品鱼以鲜活销售为主,运输成活率超95%
加州鲈商品成鱼都是鲜活销售,而且近10年来市场行情相当稳定,效益一直不错。据了解,在珠江三角洲养殖加州鲈,如果鲜鱼出塘价低于17元/kg,养殖就会亏损。苏州市当年养成上市(70%)为主的一般养殖成本15元/kg——16元/kg,出塘价21元/kg——25元/kg,留塘的1龄鱼种合并后养到第二年开春再上市销售;翌年上市为主养殖至翌年4月——7月份销售,养殖成本24元/kg——26元/kg,出塘价28元/kg——36元/kg。
一般来说,加州鲈在年底和下年初集中上市季节价格相对低,5月——10月的淡季价格就高得多。今年7月底8月份(淡季),各地加州鲈出塘价在30元/kg——46元/kg不等。据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采集系统监测,2010年至今,加州鲈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均在20元/kg以上,最低的2010年1月份为20.3元/kg,最高的今年8月份为44.5元/kg。
加州鲈是典型的产地养殖全国配送的品种,几年来养殖产量不断上升,销售市场相对稳定,得益于发达的活鱼物流行业。如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开发的远程活鱼运输技术,2000千米的运程只需30多小时,成活率在95%以上,运输成本每千克只要1.5元——1.8元。
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年配送加州鲈3万多吨,建立的鲜活鱼销售网络遍及北京、上海、福州、南京、郑州、西安、昆明、成都、长沙等国内50多个城市。
加州鲈养殖绿色发展问题四大探讨
1、良种选育和推广
在“优鲈1号”推广以前,加州鲈养殖普遍存在种质退化的问题,表现为鱼的体弱,生产速度变慢。在广东,当年早苗养殖到年底上市时只有400g/尾——500g/尾,现在养殖“优鲈1号”9月或10月份就陆续达到400g/尾的上市要求,年底普遍达到500g/尾——600g/尾。
在江苏、浙江推广“优鲈1号”后养殖户普遍反映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原来只有20%以上可在当年达到上市规格,“优鲈1号”则可以达到80%以上甚至100%在当年上市,生产效益明显提高。总体来看,“优鲈1号”的推广普及,对加州鲈养殖的平稳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极大提高了产业的良种化水平。
“优鲈1号”新品种在普及过程中也面临着考验:
一是品种知识产权难以得到保护。由于“优鲈1号”是用传统群体选育方法选育的新品种,养殖后的加州鲈可以用于留种生产。
二是繁育用亲本选用不尽规范。虽然珠江水产研究所制定了《大口黑鲈“优鲈1号”繁殖和制种规范》《大口黑鲈“优鲈1号”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但真正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并按规范规程生产亲本、苗种的在广东有3家,江苏有3家,浙江、湖北和天津各1家,其余大部分繁育场也都打着生产“优鲈1号”的牌子,但没有受珠江水产研究所的监控,其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给良种推广留下了隐患。
“优鲈1号”推广至今已有7年,由于正规生产“优鲈1号”的场家有限,部分育苗场家不规范生产等因素,致使有养殖户开始反映“优鲈1号”的种苗质量不稳定,难以适应加州鲈养殖生产的需要。加之近年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加州鲈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在不久的将来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取代目前冰鲜幼杂鱼养殖已成必然,开发适合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新品种势在必行。
可喜的是,珠江水产研究所正在联合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江苏帅丰集团、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苏州金澄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赉贝渔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加州鲈新品种新一轮选育。但是,从国家层面上还缺少资金投入支持。
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落实水产良种选育和生产扶持政策,支持新品种选育开发和推广;地方政府对良种生产企业在设施改造上也应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二是加快推进《渔业法》《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的修订,重点调整对苗种生产经营的管控内容,推进合法组织苗种生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苗种生产优质优价。三是促进育种、扩繁、推广等单位组建育繁推产业联盟,加强行业自律。
2、养殖模式
加州鲈养殖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养殖模式,而且是中高密度养殖,虽然养殖过程中极少排放养殖废水,但在清塘时或是遇到突发变故时,如严重病害、恶劣天气水质恶化等仍然是直排直放。
特别是目前仍占主流的冰鲜幼杂鱼喂养模式,劳动强度大,养殖环境差,蓝藻泛滥,导致病害频发,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由此可见,加州鲈养殖模式与绿色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是难以可持续的!
建议:探索集成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开发良种配套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成的绿色养殖模式。目前可供参考的有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这两种模式能确保不往池塘外排放养殖水。
还有江苏帅丰集团开发的鲈鱼螃蟹混养“三一模式”,即亩产螃蟹50kg、鲈鱼1000kg、亩纯效益10000元,养殖用水只进不出、零排放,养殖池水体通过种植水草,达到水质自我调控、自我净化。
3、饲料与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