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它身上TVB式的缺陷也很突出:对原著的修改大刀阔斧,很大程度上把《封神演义》的格局缩小了,中变网页传世,最终拍成了一部家庭剧、儿童剧、童话剧,同时受限于香港的地理环境,拍摄场景在今天看多少显得不够大气。
TVB的这座小山上,聚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至于后来那几部从台词到剧情再到布景道具都乱七八糟的《封神演义》,不提也罢。
其实,要从根上找原因,可能《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本身就槽点不少。
剧情矛盾、人物重复、情节拖沓、文笔二流……和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相比,《封神演义》的艺术水准实在逊色不少,能被当代人看中的主要理由,也就是宏大的神仙体系设定,但这一点恰恰是最难影视化的。
我们所见到的《封神演义》改编作品,几乎统统删掉了原著中儒释道合一、阐教截教斗争的元素,把整个故事缩小为武王伐纣一条主线。
即便如此,在现有的国内影视技术下,这个庞大故事的呈现效果也大都惨不忍睹。
胡静演的姜皇后,算是全剧不多的出彩角色。
看来看去,倒是《封神演义》的动漫改编口碑尚可——但剧情无一不经过大修改。
上美版的《封神榜传奇》有一股浓浓的圣斗士画风;央视版的《哪吒传奇》好看,但把原著中的配角石矶扩大为终极反派,彻底成为正邪对立式的儿童动画;日本经典漫画《封神演义》,则借着原IP,完全改成了日式热血风格。
《魔童降世》刚让人燃起对国漫的希望,两年后的《哪吒重生》又将它吹灭了一半。
该系列漫画以及之后改编的动画在日本大受欢迎。
所以,作为观众,无论我们怎么吐槽眼前的新版《封神演义》,心里都应该清楚:《封神演义》这个故事。其实从来都没被完整地拍好过。
国产神魔玄幻片的坑,
早该踩够了
《封神演义》之前,公认头号神话改编IP是《西游记》,但各路西游电影几年如一日地轮番上映,观众却惊讶地发现:竟没一部好看的。
自从《大话西游》系列之后,西游电影罕有成功,为什么导演和投资人还愿意一个劲地围着师徒四人动脑筋?堪称中国影视圈的未解之谜。
即便是刘镇伟亲自操刀,《大话西游3》也烂得不可收拾。比如吴京饰演的唐僧跳舞这段,就让观众感到无比尴尬。
最近几年是玄幻题材的爆发时期,一大批网络文学被改成了电视剧。
买下一个大IP,召集一帮俊男靓女,向特定粉丝群体喊话,这一套操作屡试不爽,但仔细想想,这波热潮下诞生了多少足以流传后世的精品呢?
答案是:一部也没有。
对神魔片、玄幻剧的呈现力来说,特效水平当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上世纪投入无数心血的《西游记》《聊斋》《济公》在今天看,最大的缺陷就是特效——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大洋彼岸的《星球大战》都已经上映了。
如果说因为年代久远、中外技术有差距而情有可原的话,那时至今日,为什么五毛特效还是大行其道呢?
陈浩民版本的《济公》,演技和特技都很逗。
但有时候,就算砸重金补上了特效的漏洞,剧情和演技的短板就又露出来了。
当年的《仙剑奇侠传》《春光灿烂猪八戒》等剧虽然特效一般,但靠着故事依旧打动了一代人,而到了去年那部不土不洋、不伦不类的《阿修罗》,除了视觉观感尚可之外,让人连吐槽的欲望都没有。
中国古典神话中的瑰丽世界,曾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我们每一个的梦中。说实话,我是希望《封神三部曲》能拍好的,希望国产片也能呈现出如此精致、厚重的质感,希望从古代名著到优秀网文透出的东方想象力,都能插上影视化的翅膀。
那时候,将没有“中国《指环王》”,只有《封神》。
原标题:《封神第一部,不会是最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