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他在推特上发布了精心设计的彩色怀特错觉,也就是第一代confetti。图中有12个彩球,并被不同颜色的横线穿过。就和我们开头看到的那张图类似,只是初代confetti是2D的,而最近发布的5代confetti则升级到了3D。我们也可以发现,2D或者3D都不影响怀特错觉的产生,这些球依然会被周围的其他颜色同化。
初代confetti。图片来源:David Novick
不过,如今Novick能更新和发布这么多错觉图,广大推友可谓功不可没。Novick当时发出这张错觉图之后,收到了1.7万多个赞,要知道他平时发一些错觉图最多也就40个赞。“我完全没预料到这张图有这么大的影响,”Novick回忆道,是自己妻子过来告诉他上了报纸才意识到这类图引发了如此大的讨论。于是,他决定每周都成上传两张错觉图。
照片也可以产生怀特错觉。图片来源:David Novick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广大网友的点赞转发,Novick认为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Akiyoshi Kitaoka的称赞带给他的意义更大。Kitaoka不仅启发了Novick创作了怀特错觉系列图,他本人更加是错觉图的制作大师。他专门创作了一个网站,用来展示各类错觉图,这里也可以说是当下最大的错觉图库。
其中类型远远不只包括怀特错觉的光线错觉,还有自动运动错觉、旋转错觉、扩展&收缩错觉等各个类型。看完这些图,是不是觉得需要洗下眼睛了呢?
旋转错觉。图片来源:Akiyoshi Kitaoka
滚动错觉。图片来源:Akiyoshi Kitaoka
波浪错觉。图片来源:Akiyoshi Kitaoka
亮度错觉。图片来源:Akiyoshi Kitao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