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西方大国随着战略重心和战争准备基点的调整,不断推出新的空中作战样式和新的空中装备技术,如“穿透性制空”理论和“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等,就是针对大国对手作战特点和作战能力,结合己方制空需求,为不同层级制空权争夺创造条件。
制空权夺取手段从单域空战向多维联战发展
夺取制空权的初始手段是空中作战。杜黑认为最理想的夺取制空权手段是通过空袭,消灭敌方飞机于地面,这一思想对制空权的争夺手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传统上夺取制空权的方法是以空制空,即利用战斗机空战扫清空中威胁,掩护轰炸机轰炸敌机场,摧毁敌飞机。随着地面防空系统作战性能逐渐提升,以地制空也成为一种夺控制空权的重要手段。但为了实现最佳作战效果,往往会采用“空中作战+地面抗击”的方式,空地联合夺控制空权成为常态。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天基武器系统、网电武器系统、无人作战系统和认知域武器装备等相继投入到制空权的争夺当中,防区外打击、空天致盲、破网断链、导航战、电磁压制、网电攻击、无人“蜂群”打击和认知对抗等作战行动都成为夺取制空权的有力手段,曾经单兵种单空域争夺制空权,逐步被多域多维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取代。
由是,未来制空权的争夺,必须充分发挥陆海空天网电体系作战效能,在多域多维联合用兵、一体作战,在相关作战空域聚优释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制空权的有效夺控。
延伸阅读:《智能时代,制陆权如何看》